华为宣布5G消息商用,纸张书籍刊印路在何方?会不会像报纸一样逐渐消亡?

华为宣布5G消息商用,纸张书籍刊印路在何方?会不会像报纸一样逐渐消亡?

高速率、大容量和低时延的5G时代将会带来全新的知识获取和体验,借助互联网移动终端将大大提高信息资源的传播速度,阅读媒介也将不再局限于纸质书、电子书等等,AR、VR、3D等新技术在出版领域也在不断进行探索性应用,未来的阅读应该是立体的、全息的、多媒体的、无时不在的一种状态。

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可以相辅相成。举例说,读者在阅读《人类简史》时扫描书中的二维码,就能观看导读课程,也可在网络社区与他人交流,从而加深阅读体会。亚马逊中国区副总裁刘书说,电子书用户对经典作品仍然喜爱。

随着5G技术的落地、虚拟技术的提升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将是数字阅读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今,数字传播技术带来的数字阅读、有声阅读、可视化阅读已然超越传统阅读体验,图文、音频、视频及AR/VR技术的加入使阅读变得生动立体。

感谢提问,

其实进入互联网时代,每年都会有同样的话题。

报纸会消亡么?

当20世纪末数字网络作为一种新媒介越来越被熟悉后,“报刊要完了”的声音也越来越多,纸质报刊俨然已成为被丢弃的一方。

在国外,如《西雅图邮讯报》(147年历史)、《Ann Arbor新闻报》(175年历史)、《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02年历史)等一批百年报纸停止发行印刷版,在国内,《上海商报》已经公开宣布停刊,湖南的一家报纸也因人才流失,财务问题宣布停刊情况也十分相似,报纸产业发展的乏力,似乎已经足够让人相信不久的将来,纸质报刊将渐渐消亡。

对于报刊来说,新闻是其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而在互联网面前尤其是在快速发展的移动终端面前,纸质报刊递送时间长、时效性差的弱点被进一步放大。当下,人们获知一些热点新闻大部分都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

报刊自身出现了同质化严重的现象,没有牢牢吸引读者的特色。出现一个新闻热点就一哄而上,想要分一杯羹,出现了大量浅层性新闻,对网络传播新闻无法形成优势。还有不便搜索、不便阅读、不环保等也是纸质报刊受到指责的原因。

面对互联网存在传播速度上的优势,报纸不应再只做浅层性新闻,更重视新闻的深度挖掘,纸刊之做,应是精粹信息的提炼与加工,应是对新闻热点背景的关注。

对于同质化现象,谁能形成自己的特色便能在互联网的冲击下站稳脚跟。纸质报刊应该发挥自身对某类信息的专业性、并进行归类,让自身精品化。如体育、女性、科技、学习、文学等等方面,报刊肯定专业得多。一向卖得挺火,专为年轻人和时尚人士服务的《精品购物指南》,就因内容做得专业,虽然纸质刊物呈没落之势,但它的发展至今仍旧势头不减。

同时,纸质报刊发展的环境也并不是全是不利的。当下人们经济生活水平提升,人们更有经济能力去支付纸质报刊价格,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升,人们的辨识能力也不断提升,报纸上面的文字新闻相较于网上传播的绝大多数都是很严谨的,因此人们也会更乐于为此买单。

关于纸质报刊消亡的言论并不是近几年出现的,在报纸期刊的四百多年发展史中,先后经历了无线电的出现、电视媒介的出现,每种新媒介出现后,都曾引起人们的惊呼“报纸期刊(杂志)要完了”,然而事实证明纸质报刊刊仍然在持续发展。

报刊不会消亡,大部分报刊会消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因此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81150080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