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一些七八十岁的老人仍种田种菜去街上换钱,您怎样看?
农村有一些七八十岁老人仍然种田种菜去街上换钱,要顺其自然,不可非议。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对土地的依恋。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现在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他们长期生活在农村,对土地有特殊的感情,虽然老了,但他们闲不住,只要身体还行,舍不得让土地抛荒,仍然种田种菜,自给自足,吃不完了,他们就把多余的农产品拿到街上就换钱。这类老人不是缺钱而去种田种菜,而是对土地的依恋,舍不得让土地拋荒。
2、儿女不孝,为维持生计而种田种菜。
现在农村七八十岁的老人,结婚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没有实行计划生育,他们生育儿女较多。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有喝,儿女多了,互相推诿,谁都不愿意赡养父母,迫使七八十岁年迈的父母种田种菜去街上换钱。这类老人儿女不孝,不作为,又没退休金,每人每月只有一百元左右的养老金,他们为维持生计而去种田种菜。
3、儿女身体不好,没能力赡养老人。
农村七八十岁的老人,结婚早,他们的儿女都已经五六十岁了,若身体有疾病,挣不到钱,没能力赡养父母老人,孙子孙女又不承担赡养的义务,迫使年迈的老人从事体力劳动去种田种菜,把农产品拿到街上去换钱。
4、五保老人,不愿去敬老院生活,为补贴家用去种田种菜。
农村有些无儿无女的五保老人,在农村老家生活习惯了,不愿意去乡镇敬老院去生活。五保补贴费不够维持生计,他们为了更好地生活,在身体还行的前提下,他们还在种田种菜去街上换钱。
以上是我个人观点,若您欣赏,请在下方关注、点赞与评论。我是正能量者华斌,谢谢!(图片来自网络)
前天,我在街头遇到一位老人,因与我年龄相当,两人就聊上了。
他告诉我,他属蛇,1941年生人,两个儿子都在城里安了家,他和老伴还在农村老家种地,乘农闲到儿子家住几天。我就说:“这大年纪了,该跟儿子到城里享福,老俩口别呆农村啦。”
这位老人很有底气地说:“只要爬得动,我就不会离开农村。我现在养了一头母牛,每年下个牛娃,能卖万把块钱。种了七八亩田,每年麦、稻收两季,眼下种、收都靠机械,不用大气力,年成好,每年也能落个万把块。我住在农村,一是经济活套了;二是我种了一辈子田,习惯了,舍不得丢下;三是有活做,免得整日无所事事,没抓没捞的,活的也有劲些。”
这位老人实属个例(起码身体不错),不代表所有农村老人。但它至少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为什么有些七八十岁的农村老人还在种田卖菜。至于其它深层次的问题,不在此问答的讨论范围。
农村这样的人很普遍,你问的也好,我说几句,这些七八十岁的农民爸妈特别在冷天,和阴雨天满头花白的银发,一个是冷的可怜,一个是热的可怜,在他们的叫喊中满眼流者汗水,翻过来想想自己的父母,要是自己的父母你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