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炎帝和黄帝的传说故事
Posted 部落
篇首语:智者不为愚者谋,勇者不为怯者死。本文由小常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炎帝和黄帝的传说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传说在四千多年以前,中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居住着许多氏族部落,其中最著名的是黄帝部落、炎帝部落和蚩尤部落。
黄帝部落居住在中国西北部现今陕西省的地方,后来向东迁徙,最后定居在今河北涿鹿一带的山弯里,过着游牧生活。
炎帝部落在今陕西省渭河流域至黄河中游一带活动。
蚩尤部落又称为“九黎族”,居住在中国东部今山东、河南一带。
这三个部落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曾在今河北北部一带,发生过数次大的战争。
炎帝部落从渭河流域进入黄河中游以后,与蚩尤部落发生了长期的冲突。
炎帝被蚩尤打败以后,逃到了河北涿鹿,投靠黄帝部落。
后来,这两个部落联合起来,与蚩尤在涿鹿大战一场,蚩尤战败,被黄帝部落杀死,黄帝取得了胜利。
这就是史书上有名的“涿鹿之战”。
黄帝对蚩尤部落成员采取安抚政策,留在北方的蚩尤部落成员就加入了炎黄部落。
其他部落听说蚩尤已死,对黄帝佩服得五体投地,大家共同拥戴他为天子,黄帝就在涿鹿建都。
打败蚩尤以后,炎帝部落要争做霸主,与黄帝部落又发生了大冲突。
炎帝和黄帝这两个部落,在阪泉(今河北怀来一带)又大战一场,结果炎帝被打败,归服了黄帝部落。
后来,他们的后裔就从河北一带向南发展,进入黄河流域,定居中原,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共同繁衍,互相融合,共同组成了中国中原地区的远古居民,奠定了后来华夏族的历史基础。
扩展资料:
炎帝的贡献:
1、制耒耜,种五谷,奠定了农工基础。
耒耜的使用和种五谷,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人类由原始游牧生活向农耕文明转化创造了条件。
2、尝百草,开医药先河。
据《帝王世纪》载,神农“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
为尝百草,一日之间而遇七十毒。
炎帝炎帝在与大自然,与疾病作斗争中,为后世医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立市廛,首辟市场。
据《周易·系辞下》载“神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神农发明的以日中为市,以物易物的市场是我国货币,商业发展的起源和基石。
4、治麻为布,民着衣裳。
原始人本无衣裳,仅以树叶,兽皮遮身,神农教民麻桑为布帛后,人们才有了衣裳,这是人类由朦昧社会向文明社会迈出的重大一步。
黄帝的贡献:
1、黄帝在得到广成子的教化后,便在崆峒山上建观修道,参悟自然轮回、万物生长规律,并且常与精通医术的岐伯、精通中药炮制的雷公等大臣坐而论医,阐述病理,以“岐黄之术”教民疗治百病,最终成就了一部《黄帝内经》。
2、制陶方面,制造碗、碟、釜、甑、盘、盂、灶等。
冶炼方面,炼铜,制造铜鼎、刀、钱币、钲、铫、铜镜、钟、铳。
建筑方面,建造宫室、銮殿、庭、明堂、观、阁、城堡、楼、门、阶、蚕室、祠庙、玉房宫等。
3、黄帝在农业生产方面有许多创造发明,其中主要有实行田亩制。
黄帝以步丈亩,以防争端,将全国土地重新划分,划成“井”字,中间一块为“公亩”,归政府所有,四周八块为“私田”,由八家合种,收获缴政府,还穿土凿井。
4、对农田实行耕作制,及时播种百谷,发明杵臼,开辟园、圃,种植果木蔬菜,种桑养蚕,饲养兽禽,进行放牧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炎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帝
相关参考
苗族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炎黄传说时代。当时在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带出现了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联盟,而在甘陕黄土高原上形成了以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为首的另两大部落集团。炎帝与黄帝沿黄河由西向东
炎黄二帝的历史传说(记载),有很多个说法1、炎帝部落居住在陕西南部,在向东扩张的过程中,与黄帝部落冲突,与黄帝战于阪泉,三战皆溃,被迫与黄帝结盟从而归附,从此形成了华夏民族2、黄帝部落兴起与泰山以西,
一、源远流长的中国钟、鼓文化传说远在炎帝、黄帝时代就已经开始铸造和使用钟。先秦古籍《山海经》中,就有许多关于钟、鼓的传说的记载:“炎帝之孙伯陵,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殳。始为
精卫填海的故事古代神话传说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是古人颂扬善良愿望和锲而不舍精神的神话故事。 相传,太阳神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名叫女娃,是他最钟爱的女儿。炎帝不仅管太阳,还管
上册1元谋人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2山顶洞人是我国远古人类中最早以血缘关系结合成生活集体的,并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3距今约四五千年时,黄帝和炎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
黄帝指的是轩辕氏,赤帝(一般称作炎帝)指的是神农氏,青帝指的是太昊伏羲氏,白帝指的是少昊,黑帝指的是颛顼。早在周朝时,依据《周礼》,人们就以六辂祭祀昊天上帝和东、南、西、北、中五方上帝。六辂祭祀:一曰
仓颉造字的故事上古时期关于仓颉造字的传说 仓颉也称苍颉,传说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这位史前传说人物,在我国古代战国以前的典藉中都从未提及。最早提及仓颉者,是战国时期的荀卿。其后是《吕氏春秋》和
传说上古时期,黄帝带领百姓在首山采铜,到荆山下铸鼎。鼎铸成后,有龙垂下胡髯来迎接黄帝,黄帝立即骑上龙髯,群臣与后宫等70多人随从也上了龙髯,龙开始飞上天,百姓仰望黄帝上天,纷纷抱着弓与龙髯哭泣。
湖南泛炎帝文化遗址旅游开发论 炎帝在全国尤其是湖南留下了众多传说。玉蟾岩遗址、高庙遗址、城头山遗址是湖南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物古迹。分别代表了中华民族最早的稻作农业、宗教文化和城市文明,这些遗址与炎
神话传说,上古时期炎帝最疼爱的小女儿女娃在东海游泳被水淹死,她的灵魂于是化成一只作精卫鸟,经常飞到西山去叼小石头和小树枝扔进东海,发誓要填平东海为自己报仇,她就这样一直飞来飞去,但最终也没有将东海